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通过张贴通知、发放告知书、上门打招呼等方式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全会提出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会强调,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昭通形象、事关昭通发展。
全会充分肯定了2021年市委常委会的工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云岭大地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明确支持滇东北地区成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撑,赋予了昭通重大历史使命、良好机遇条件和强劲发展动力。坚决惩治腐败,严守管党治党主阵地。必须高举旗帜、紧跟核心、牢记嘱托,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坚持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引向深入,确保昭通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市委副书记罗永斌就两个《实施意见(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
市委书记郭大进作了讲话。要全面突出流域生态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推动实施生态优先战略迈上新台阶。会议认为,这次中央召开的人大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
会议要求,要聚焦目标抓建设,要突出重点抓推进,要压实责任抓落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会议听取了全市 2021 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原则同意下步工作打算孩子,上次送来的菜还没吃完孩子,别送了,上次送来的鸡蛋、白萝卜还没吃完呢。昭通秋城志愿服务中心于2020年5月登记注册,现有全职工作人员7人,兼职及核心志愿者119人,主要有捐资助学、乡村振兴帮扶、助老扶残、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公益组织交流培训等核心业务。
杨夏玲希望更多志愿力量汇聚起来,让这座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温暖。菜还有呢,能和你们聊会儿天我就特别高兴。
鸡蛋、香蕉、茄子、萝卜、冬瓜、苦菜……志愿者对买来的蔬菜、水果进行分拣、打包,依次送到困境老人家中。这是继10月28日首轮送菜后,志愿者第2轮来到吕奶奶家。(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永刚 通讯员 李学军)。在南菜园社区,83岁的钟奶奶亲切地拉着志愿者的手,还拿出家里的苹果塞到志愿者手里。
老人出行不便,我们送菜到家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时发现了像吕奶奶、钟奶奶这样的老人,他们有的高龄,有的失能,有的独居,平时出门买菜不方便,我们就策划、筹备了这个活动。奶奶,你别舍不得吃,我们每个月都要来送菜的,你想吃什么就告诉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号召更多年轻人加入虽然正值冬季,南菜园社区却洋溢着浓浓暖意。吕奶奶家住枫园社区,孩子在昆明工作,平时一个人生活,志愿者经常给她送菜,陪她谈心,给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
77岁的吕奶奶又见到了爱心菜篮志愿者张佳欣,赶紧拉着小张进屋取暖。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帮助更多老年人温暖过冬,让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最近,昭通城区有一支爱心菜篮志愿服务团队,她们穿着红马甲,拎着装满新鲜蔬菜、水果的爱心菜篮,为12个社区400户困境老人送菜上门,这样的爱心活动将持续6个月,温暖特殊群体的心。昭通市秋城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夏玲告诉记者,她们通过走访、筛选等多种方式了解困境老人相关信息,然后在公益平台进行募捐,在昭通市民政局、昭阳区民政局、昭阳区妇女联合会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爱心菜篮暖冬行动,惠及靖安新区滨江社区、思源社区、康庄社区、合顺社区、福兴社区、惠民社区,永丰镇虹桥社区,龙泉街道春晖社区、枫园社区,凤凰街道凤霞路社区、南菜园社区、元宝路社区共400名困境老人。
张佳欣叮嘱完吕奶奶,又忙着和志愿者赶往下一个老人家。走进困境老人的家里,多一些倾听,多一些陪伴,让这个冬天充满温暖,小小的菜篮传递浓浓的关怀奶奶,你别舍不得吃,我们每个月都要来送菜的,你想吃什么就告诉我们。这是继10月28日首轮送菜后,志愿者第2轮来到吕奶奶家。老人出行不便,我们送菜到家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时发现了像吕奶奶、钟奶奶这样的老人,他们有的高龄,有的失能,有的独居,平时出门买菜不方便,我们就策划、筹备了这个活动。菜还有呢,能和你们聊会儿天我就特别高兴。
吕奶奶家住枫园社区,孩子在昆明工作,平时一个人生活,志愿者经常给她送菜,陪她谈心,给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杨夏玲希望更多志愿力量汇聚起来,让这座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温暖。
77岁的吕奶奶又见到了爱心菜篮志愿者张佳欣,赶紧拉着小张进屋取暖。为群众办实事,号召更多年轻人加入虽然正值冬季,南菜园社区却洋溢着浓浓暖意。
在南菜园社区,83岁的钟奶奶亲切地拉着志愿者的手,还拿出家里的苹果塞到志愿者手里。最近,昭通城区有一支爱心菜篮志愿服务团队,她们穿着红马甲,拎着装满新鲜蔬菜、水果的爱心菜篮,为12个社区400户困境老人送菜上门,这样的爱心活动将持续6个月,温暖特殊群体的心。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永刚 通讯员 李学军)。走进困境老人的家里,多一些倾听,多一些陪伴,让这个冬天充满温暖,小小的菜篮传递浓浓的关怀。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帮助更多老年人温暖过冬,让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昭通秋城志愿服务中心于2020年5月登记注册,现有全职工作人员7人,兼职及核心志愿者119人,主要有捐资助学、乡村振兴帮扶、助老扶残、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公益组织交流培训等核心业务。
孩子,上次送来的菜还没吃完孩子,别送了,上次送来的鸡蛋、白萝卜还没吃完呢。鸡蛋、香蕉、茄子、萝卜、冬瓜、苦菜……志愿者对买来的蔬菜、水果进行分拣、打包,依次送到困境老人家中。
张佳欣叮嘱完吕奶奶,又忙着和志愿者赶往下一个老人家。昭通市秋城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夏玲告诉记者,她们通过走访、筛选等多种方式了解困境老人相关信息,然后在公益平台进行募捐,在昭通市民政局、昭阳区民政局、昭阳区妇女联合会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爱心菜篮暖冬行动,惠及靖安新区滨江社区、思源社区、康庄社区、合顺社区、福兴社区、惠民社区,永丰镇虹桥社区,龙泉街道春晖社区、枫园社区,凤凰街道凤霞路社区、南菜园社区、元宝路社区共400名困境老人
亩产6479.75公斤是西南地区具有马铃薯巨大生产潜力的标志。良种即配套大春马铃薯晚熟增产关键技术,有效延长马铃薯生育期,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实现了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测产结果显示,该攻关点现场全田实收云薯108672.18平方米,总产量为6629.52公斤,按1.5%去杂,折合亩产6479.75公斤,刷新了西南地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马铃薯育种、特色品种引进示范、极量攻关、晚疫病综合防治、种薯认证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了昭通市马铃薯的核心竞争力。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配合昭通洋芋之乡打造工作,开展亩产目标为6000公斤的极量攻关并获得突破,提振了本区域从业者发展大春马铃薯的信心,对于增强西南地区马铃薯核心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乌蒙山区乡村振兴、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云南省农学会组织并邀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持、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参与的冬作蔬菜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省重点研发项目在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小米地村的马铃薯极量攻关点进行田间实产验收。
昭通是云南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为打造昭通洋芋之乡马铃薯品牌,昭通市政府和云南省农科院签订了《昭通市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该攻关点主要集成良种良种,良种选用云南省农科院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育成的黄皮黄肉、优质抗病高产品种云薯108,并采用优质种薯。
来源: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亩产6479.75公斤是西南地区具有马铃薯巨大生产潜力的标志。
该攻关点主要集成良种良种,良种选用云南省农科院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育成的黄皮黄肉、优质抗病高产品种云薯108,并采用优质种薯。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马铃薯育种、特色品种引进示范、极量攻关、晚疫病综合防治、种薯认证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了昭通市马铃薯的核心竞争力。